多肉白霜是什么样子(植物表面的“白霜”需要擦掉吗?)
很多多肉植物的叶边和表面会有白霜一样的东西,这是不是多肉生病了呢?还有一些朋友认为这些白霜影响了多肉的颜值,尝试把它们擦拭掉。多肉植物表面的白霜,究竟是什么?
01
表面带“白霜”的植物
其实不止多肉
在绝大多数景天科多肉植物比如石莲花、莲花掌、桃美人等的叶片表面,都能看到一层或浓重或薄薄的白霜,特别是在新长出的叶片上更常见,白霜似乎成为了“新叶宝宝”的襁褓一般。简单来说,这层白霜是植物自己分泌出来的蜡质成分,不同植物分泌的成分在细节上有所差别,但是主要的成分都是类似的:各种烷烃,还有一些醛类、酸类和酯类物质。因为这些物质的颗粒特别细,造成了光线的漫反射,所以看起来就像是白霜一样。
实际上,在植物世界中,这种白霜是广泛存在的。仔细回想一下,我们日常生活中也会接触到,比较典型会在叶子上带白霜的,就有蔬菜中的甘蓝,特别是在新鲜的紫甘蓝上经常能看到这种白霜;很多植物的果实比如新鲜的蓝莓、葡萄和柿子上,包括我们最熟悉的苹果,以及一些个别品种的西瓜外面,也经常会有一层明显的白霜。
02
白霜有什么用?
全方位保护植物的生命安全
植物为什么需要这些白霜呢?它可以从三个方面起到保护植物的作用:
第一, 保存水分;
第二, 抵抗真菌的侵袭;
第三, 抵抗食草动物的取食行为。
大多数多肉植物拥有厚实的叶片和茎干,这是适应它们原生地干旱环境的最直接表现。厚实的植物体内可以储存大量水分,帮助多肉植物度过少雨季节。当然,只有储备是不够的,还需要尽可能减少水分的丧失,而厚厚的表皮层和蜡质层就可以帮助植物减少水分蒸发。与此同时,还能帮助植物抵抗强烈的紫外线侵袭,可以说是一举多得。
在自然界中,真菌对植物的威胁并不亚于食草动物。这些肉眼不可见的生物经常能对植物产生毁灭性打击。不同植物对抗真菌都有特殊的防御方法,比如辣椒的辣椒素就可以抑制真菌的生长,而大多数植物身体中的多酚类物质也具有抑制真菌的效用。在此基础上如果能拥有一层物理铠甲,那就更好了。而植物器官表层的蜡质就可以起到隔绝真菌的作用,相当于给植物穿上了一层防护衣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这层蜡质的保护作用不仅仅针对于真菌,对各种昆虫也有效果。首先,植物表面的蜡质可以改变叶片的颜色,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昆虫的判断。桉树的老叶子容易染虫,但是新叶子不容易染虫,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新叶表层浓密的蜡质晶体使其呈现蓝绿色,老叶由于蜡质晶体数量少而显露出本来的树叶颜色。另外,一些植物表面蜡质还可以影响动物的取食行为,比如蝗虫在进食之前会接触叶片表面,高粱叶片蜡质中的C19、C21、C23烷烃就可以抑制蝗虫的取食。
由此可见,多肉叶片表面的白霜可是相当有用,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喜好或单纯的好奇,而去擦拭破坏上面的白霜。
03
多肉出现这样的“白霜”
要当心了!
多肉植物叶片表面的白霜均匀细腻,说明它们处于健康且生长旺盛的状态;但如果出现了白色斑块的时候,就要小心了,很可能是真菌感染导致的白粉病。这种病害通常发生在湿度大、温度不高不低且缺乏光照的情况下。因为白粉病传染性很强,所以一旦发现,就需要立刻把患病的植物与健康植物分隔开,并把患病植物放在干燥通风处,同时使用一些抗真菌药剂,来帮助多肉植物迅速恢复健康。